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这周是第17个防灾减灾宣传周,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我中心联合应急、消防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化身为防灾减灾知识的“传播堡垒”。从迎风招展的宣传道旗到电子屏上滚动的宣传字幕,从可视机里循环播放的地震预警宣传片到图文并茂的展板,全方位营造出“目之所及皆安全”的沉浸式教育空间,在向全体干部职工宣传的同时也让往来办事的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防灾意识。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们以“六进”为抓手开展了系列活动。
5月12日上午,宣传活动首站走进陕西中联西部土方机械有限公司,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我国的自然灾害有那些?”“暴雨天气时,哪些地方属于危险区域?”……一连串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发员工们的积极思考。现场,宣传展板有序陈列,内容涵盖地震逃生、火灾预防等与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自救互救培训点前,专业人员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员工掌握“双掌交叠、每分钟百次按压”的心肺复苏要领;消防演练区更是排起长队,员工们争相体验灭火器操作、防毒面具佩戴等技能。“这样的宣传太实用了!不仅加深了我对防灾减灾知识的理解,更让我掌握了关键时候能救命的技能。作为企业员工,必须牢记这些知识和操作。”参与活动的员工屈战军感慨道。
当天下午,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应急逃生疏散演练后,又开展了现场问答活动,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踊跃举手、争相作答,不少人凭借对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扎实掌握赢取了定制的手电筒、帽子等实用奖品。“这种实景教学非常有意思,让知识不再停留在纸面。”大二学生赵倩玉一边用手机录制一边说,“我要让没来的同学也看看,这些知识关键时候真的能救命。”
“走,听说村上有防灾减灾知识讲解,我们去听听。”5月13日,一场村民盼望已久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在华州区莲花寺镇忠义村举行。村民们纷纷响应,互相招呼着。大家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安全的重视,汇聚到党群活动中心,聆听专家的讲解,学习如何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保护自己和家人。随后,工作人员分组走进村民家中,发放防灾减灾手册,叮嘱村民提高防范意识,定期检查家中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渭南城区的豪润公园天下小区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工作人员精心组织的防灾减灾宣传,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与。现场,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这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安全知识,纷纷表示要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意识。
5月14日我们走进临渭区渭河小学,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防震减灾实践课,切实提升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演练开始前,地震中心专家为全体师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案例,详细讲解了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险姿势和逃生方法。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防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现场气氛热烈。
随着急促的地震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正在上课的师生迅速做出反应,教师立即指挥学生就近躲避在课桌下,用双手或书包护住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待“地震波”减弱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按照预定疏散路线,书包或较厚的课本护头,快速、有序地向操场等开阔地带撤离,整个过程紧张有序 。
随后,中心专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点评,肯定了师生们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同时指出部分细节问题,并进行现场示范纠正。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此次演练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也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科学的避险逃生技能,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5月14日晚,临渭区人和公园广场的巨型银幕亮起,防震减灾主题影片《生命的托举》正式放映。影片以动画与实景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地震成因、灾害预警、自救互救等知识,穿插真实救援案例与专家解读,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画面语言。放映间隙,地震局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围绕地震预警信息接收、室内外避险技巧等内容进行科普。
截止目前,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 2万余份,参与活动的人数达到万余人。通过“场景化体验+精准化传播+互动式教学”的创新模式,我市逐渐构建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格局。“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全面提升城市韧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